沐浴著中國共產黨的陽光雨露,我們的烏蘭集團已經走過了二十二年的艱苦歷程,二十二年里,烏蘭集團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特別是從十八大以來,堅持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砥礪前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才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業績,也為我們每一個員工創造了一個溫暖如春的家。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家企業坐落在伊旗政府的旁邊,那就是我們的烏蘭集團,當時很多家住伊旗的同學都說:等我畢業了就去烏蘭工作。聽他們這樣說,當時我的心里對他們是羨慕不已。時光荏苒,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沒想到我也能成為烏蘭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在沒到煤礦之前,我對煤礦的感覺是:環境應該是臟亂不堪、煤塵飛揚,可是當我走進煤礦大門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切把我驚呆了。礦內的各個角落被打掃的一塵不染,綠化帶內整齊的花花草草在隨風搖曳,仿佛在向我招手示意:歡迎您的到來!
人生中的每一天我們都應該帶著希望和夢想度過,因為每一個明天都是未知的,因為是未知的,所以我期盼著、等待著,為一個更好的明天在不斷努力著,終于有一天,幸福真的降臨到了我的身上,我成為了烏蘭這個大家庭的一員。
到目前為止,我在烏蘭這個大家庭已經生活工作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經歷的許多事讓我記憶猶新。記得剛進煤礦的第一天領被褥,沒想到床單被罩都是白色的,見到白色床單被罩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喜歡干凈的同事在想,白的好,看著好看,用著也舒服??墒怯行┩戮陀悬c兒犯愁了,甚至還有抱怨聲:唉,這煤礦工人怎么還給弄個白床單。是啊,懶惰是人的天性,我們的許多兄弟被褥臟了不愿洗,宿舍亂了不愿收拾,有時候就連自己的個人形象都懶得整理一下,但是我們的軍事化管理要求我們宿舍要整潔,著裝要統一,發型要得體,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松散的制度會讓人變得懶惰,而嚴厲的制度則會讓人變得更加優秀。
來到烏蘭工作后我雖然對煤礦事業充滿著激情,但在工作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在井下工作中,很多工作需要足夠的力氣才能完成,雖然在農忙的時候也幫爸媽干農活,但是在這里還是時常感覺力不從心。井下的老師傅們不管是抬東西還是扛東西感覺他們都很輕松,可是當我親自試過后才發現原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幾天下來手上起了水泡,肩膀壓的出了血跡,這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煤礦井下工作的不容易。在我們隊長得知這些狀況后,給我臨時換了個崗位,并告訴我說“這井下工作得慢慢適應,不要心急,不然身體會吃不消,那一刻我差點兒哭了!”
從第一次換工作服時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的心手相應,從第一次下井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的駕輕就熟。若不是親身經歷,我永遠不知道在井下幾百米深處的揮汗如雨,是怎樣的艱苦;若不是親身經歷,我永遠不知道在井下吃著夾雜煤灰的饅頭、咸菜,是怎樣的香甜;若不是親身經歷,我永遠不知道原來洗潔精也可以用來洗澡。
在家里我們擁有的是親情和愛情,而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卻擁有著最真摯的友情。因為我們來自全國各地,很多兄弟漂泊在外遠離家鄉,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因此,煤礦便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來緩解大家的游子之心和思鄉之情,不僅舉辦知識競賽、臺球比賽、元旦晚會等各類文體活動,而且還邀請部分員工家屬共同參與,同時為了解決員工家屬租房難的問題,煤礦為帶家屬的員工新建員工家屬區,在家屬區居住的家屬們紛紛表示說:“我們出來打工這么多年,還沒有一家企業為我們這些一線工人付出這么多,我們享受到的關懷在別處是享受不到的,既然烏蘭集團把我們當親人,我們怎么可以不把烏蘭集團當家??!”這一點一滴,都在感動著我們。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們烏蘭集團是一艘巨輪,那么我們的船長李總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發展壯大烏蘭集團就是要為國家做貢獻,為社會做奉獻,為員工謀福祉。既然船長為我們指明了航向,那么作為水手的我們能為這艘巨輪做點兒什么呢?我想,我們只有堅定不移跟黨走,擼起袖子加油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懷著高度的責任心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干好,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我們烏蘭這艘巨輪續航,這艘巨輪才能走的更穩、行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