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十幾年如一日的耕耘,楊立標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堅守如初。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滄桑,刀刻般的皺紋鋪滿臉龐,粗糙有力的雙手密布褶子,在集裝站工作的十多個年頭,他早已經習慣這里的一草一木,早已把這片地方懷揣心頭。
自1995年進入集團公司以來,楊立標先后在黑炭溝裝車站、經銷公司、巴圖塔集裝站工作,現作為巴圖塔集裝站副站長,分管受煤系統及煤質管理。過去由于巴圖塔集裝站受煤系統管理混亂,卸煤車輛經常出現擁堵現象,自從楊立標分管受煤工作之后就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他每天親自指揮現場受煤,卸煤車輛井然有序,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杜絕了插隊、“收禮”等惡劣現象發生。
楊立標同時也要負責指揮筒倉上煤,他按照合理的配煤比例來優化煤質。配煤是技術活,需要高度的注意力,有時候熱量過高會使筒倉發生火災,楊立標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他經常因為隱患排查而連續維修檢查二十幾個小時,有時在排查隱患時發現設備問題,他會親自上手維修,他雖然性子急,但從不埋怨。一次他代班期間,受煤工作不間斷進行,就在他檢查的時候,發現由于皮帶過緊,煤質過干,導致皮帶出現劃痕,他及時通知各個運轉部門停止作業,待系統運轉停止之后,便一頭扎進皮帶維修中,和檢修工商量應對辦法,并為皮帶打蠟,這一忙就是十多個小時,當維修完畢時,整個人都是黑黝黝的。在煤質管理上,他更是緊抓不懈,因為煤質事關集團公司的形象和經濟效益。楊立標在配煤作業中利用熱量標準來劃分配煤工作,他創新性的提出利用熱量來提升效益,他建議安排煤質較好的煤種就近入倉,有效減少低熱煤流入優質煤當中,避免造成經濟損失。他平時根據各煤礦各煤種的發熱量、水分、灰分、硫分等指標,仔細分析煤質情況,嚴格按照煤質要求科學合理配煤,配煤種類滿足各地各類客戶需求,在為集團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樹立了烏蘭煤的品牌形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崗位上他總是善于思考,仔細研究作業區域存在的不足。在設備運轉方面,他建議受煤系統刮板機機尾部位安裝急停,便于在突發緊急情況時,第一時間開啟急停,有效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節能降耗方面,他提出可根據煤炭的進倉量安排數量較多的煤種就近進倉,減少刮板機的運行時間,有效降低了電耗。在他的建議下,從刮板機底部引一條沖洗水管,可同時沖洗刮板機兩側煤塵,有效改善了生產和工作環境。生活中他扮演著一位暖心大哥的角色,樂于助人的性格人盡皆知,很多同事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遇到不清楚或不開心的事都會找他聊天,他都會耐心的解決和支持,單位的同事都能感受到他的那份熱情,尤其對待新員工他更是給予極大的鼓勵幫助,許多剛參加工作的年青人不適應集裝站工作環境,他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想方設法為他們營造家的感覺,并告訴他們要學會吃苦,學會堅持。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楊立標工作多年一直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形象,在集裝站如老牛般連續工作十幾個年頭,實現了安全作業無事故的好成績,更詮釋了他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文/圖 陳鵬